“诵千古美文,作少年君子。”是师范附属小学传承国学,培养阳光少年的国学育人目标,《经典相约》的教材编写便是一项重要的国学载体。作为编委的李文斌老师是我校一名优秀的男班主任教师,曾在教育司举办的“阳泉杯”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黑龙江省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三届“精英杯”特等奖;哈尔滨市“新一代创业人标兵”、“最美职工”等殊荣。胸藏文墨怀雅志,自幼酷爱书法,参与编著《黑龙江省语文写字》丛书 ,而且酷爱写作,诗词文赋均有涉及,笔耕不辍。

  教师的成长源于每一位师者对教育事业的热衷,对孩子们的热爱,爱是教师成长的载体,成才的纽带。爱更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因为教育更多意味着责任,需要教师做富有智慧独具特色的新时代的“四有”教师。有特色的教师,才会营造有特色的班级;有特色的班级,才会培养有特长的学生。李老师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仅潜移默化的丰盈着一位教师的人格魅力,还在言传身教中润物无声的感染着每一名与之相处的学生,更影响着一个集体的气质。他将国学作为打造集体的载体,将国学氛围植入班级生活,让它成为集体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生活即教育”。

  一、沐浴经典,“读”步国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除了激发孩子的兴趣,还要用自己的特长感染身边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培养学生学以专长,学生才会有特长,李老师结合自身特点,立足国学经典创建了“国学诵读特色班”,班级内组建了特色小组:文学小组、书法小组、诵读小组,以点带面的形式开启了联动分享,互促成长的特色模式,教师为兴趣点,指导点开设特色课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选分组,教师因材施教定期为每个小组进行相应指导,并为小组搭建分享的平台,如班里的硬笔、软笔书法展,微视爱诵读,文学选读会,日记漂流瓶,今天我主讲等特色活动,而且结合学校校园艺术节和《经典相约》等活动平台,还编排演绎了许多特色诵读佳作,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学校的大型诵读活动,不论是激情澎湃的《满江红》还是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或是激人奋进的《少年中国说》诵读中不在是简单的文字,而是情感的共鸣。在全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工作中,他和孩子们演出的《音舞诗画》给教育部基教司李天顺司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尽其才,行其事,《论语》晨读:他便和学生们一同选读了: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是靠举手报名,而是各行其是。学生们做课件,诗朗诵,查资料等等井井有条,参与便是报名。学业学习要总结:孩子们会想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人交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春游亲近自然时孩子们会感受:“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水边沐浴阳光,在坡野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的自然。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这样说,在教育生活中他便这样因势而导的传承。在老师的引导和坚持下。班级的孩子真的把《论语》读了百遍。孩子们高兴的和老师许下约定:如果《论语》读了一百遍,老师要送孩子们一幅书法作品。就是这样的赏识与分享,交流与点拨,进而孩子们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了。有的把《道德经》读了五六遍;有的《大学》读了十几遍,孩子们也在阅读中渐渐孕育最好的自己。读中悟,悟中用,回归自己的生活。无需多言,因为读便是最好的遇见。

  二、缤纷童年,寓教于乐。

  他还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如在跳绳、踢毽子、拍手歌、跳格子中边玩边跳,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如“古诗接龙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月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拍二,我拍二,二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他倡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会国学,展现国学,班级的有些学生特别喜欢画漫画,国学融入诵读班级之后,老师便引导他们用喜欢的漫画方式,描绘心中所体会到的国学。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几乎每天都会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有趣且丰富的国学漫画,这也成为了老师和孩子们每天的期待。

  除此之外,他还有步骤的倡导他们写随笔日记,自发的,有感而发的,没有任何功利的评比,也几乎不掺杂过多的成人化的评价和口味标准,就是简简单单的做,平平实实的写。当然,身教胜于言教,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2012年12月他下载了一个有道笔记软件,开始了手机随笔,每天利用零散的时间记录自己的感受,截止到今天,一共写了685篇随笔,学生也在他的影响下,不畏惧写作,每天开始写日记,自愿参与,由10个8个,到全班参与,每天分享着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模仿《论语》写语录体。模仿诗歌写歌谣。模仿成语想寓言等等。同时利用午间饭后开设了,学生的《乐享讲坛》孩子们自发的推荐书目,推荐故事,讲述古文……

  三、润物无声,师爱致远。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 者。绝不能用陈旧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生活,更要避免走向思想的穷乡僻壤,要警惕语言的窘境,所以教师必须成为读书人,爱上读书,以书为友,用丰厚的学识,幽默的言语打动学生,以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健康成长。

  石瑾娜校长常教诲附小人:要做有特长的教师,做有魅力的教师。用特长感染教育,用爱好丰富童年。李老师喜欢书法,每天都会定时练习,坚持了13年,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自己,并参编著了《黑龙江省语文写字丛书》,在教育教学中将语文课中的写字指导和学校的习字十分钟结合,给孩子们讲解写字的方法与规律,并为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定期举行书法展。用端庄的汉字,配上古韵悠扬,细细的书写国学经典。临习书法不仅陶冶情操,更是一份能力和技艺。近十年的时间,五届孩子,近三百名的遇见,李老师曾思考:“我们的小学教育能在孩子们的未来留下什么呢?是一个公式?一手好字?一篇作文?还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不断向上,与人为善的品质!我想只希望他们在不断的成长中遇到每个阶段里最好的自己。”学习终身事,为师更如此!学习必然丰富自己,丰富的自己便会吸引你的学生,给予他们丰富的选择。

  李老师珍惜每一届遇到的每个孩子,并且用相机和视频记录身边的美好,童年的活动,孩子的一个微笑,或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为他们留下更美丽的童年时光,为孩子们设立里一个专属的QQ空间,取名叫起点,打开相册一幅幅温馨画面跃然眼帘,5届学生近7000多张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李老师与孩子们独一无二的回忆,这是童年回忆里宝贵的财富。每一次有意义的日子,老师都会为他们做一期浓缩光阴的视频;六一儿童节还会提供一些亲手制作的礼物;每个毕业班都都会建立属于那一届的QQ群……

  在老师的心里陪孩子长大是一件幸福的是, qq群是孩子们成长的留念,因为爱过所以关注,李老师的人人网也特意关注了我的第一届孩子,他们已经升入大学,他希望一直能默默的关注孩子们成长,因为孩子们的成长更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告诉老师自己哪做的不好,哪要加强,因为爱着所以执着,他的行动潜移默化诠释着“良师益友”的内涵。

  在师范附小这个大家庭里和身边的老师们一起成长,很幸福,在孩子们身边和他们一起成长,欣赏朝阳送走夕阳,成长正在继续,李文斌老师会继续向心中孜孜以求的育人目标而努力,与孩子们一同手挽手,心连心一起走在阳光教育幸福成长的路上。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  李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