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落水少女救落水少女

  怕耽误救人 出门从不带手机

  老郑有个“毛病”,除了上班外,出门从来不带手机。所以,想找他的确有点难。“我平时也没啥爱好,就爱游泳,带手机很累赘。”老郑所说的累赘,指的是在对落水者进行施救时,往往是顾不得脱衣服或者把兜里值钱的东西掏出来。所以,他很少带手机。

  其实,不带手机的经验并非老郑的“独家经验”,这个想法源于和老郑一起在江边游泳的张叔。他说,2014年,一对黑河父子到哈尔滨旅游,被松花江的美景吸引了,并没有注意到水下台阶上的青苔处很滑。不一会儿,孩子就滑入江中,当父亲反应过来时,只拽住了孩子的脚,常在江边的张叔看到孩子父亲即将被江水淹没,迅速拉住此人,但没有拉动,于是老郑也加入到救援当中。最终,二人合力将黑河父子俩成功营救上岸。在救人的过程中,张叔的苹果6手机被江水浸泡,不能用了。于是,老郑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出门不能带手机,万一遇到紧急情况,随时可能跳入松花江救人,手机没地方放。

  坚守在松花江畔 将“救援”当成一生的责任

  每当获救的落水者和家属们向郑志强表示感谢时,淳朴的老郑总是谦虚地摆手:“不用谢、不用谢,都是举手之劳。”在老郑的眼里:“救起落水者并不是‘高尚的事’,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提起老郑见义勇为的行为,老郑说这都得益于父亲的教导。“从小就看着老父亲在江边救人的身影,他把救人当成了一种习惯”,如今的老郑,已为人父,他更加明白救人一命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在多次救人中,老郑发现,在防洪纪念塔处落水者居多,于是,他把游泳的路线改在公路大桥至防洪纪念塔之间。多年来,他坚守在松花江畔,多次看到落水者,营救时却为时已晚,他深切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一次次的救险,让老郑下定决心,将“救援”当成一生的责任。救人是正常的事,是一种本能。“我从七八岁开始,家里人就把自行车胎绑在我的身上,从江上游给我放到江中。多年来,我习惯了到松花江游泳,看到有落水者,自然是能帮就帮。”老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