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佳薇
有资料显示,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八成,大量的进口大豆挤压着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销路,使农民种植的大豆“找不着北”,直接影响农民种豆的积极性,导致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的我省种植面积连年减少。
对此,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谭志娟不无忧虑,她呼吁,在全球普遍种植转基因大豆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走“差异化”路线,打造非转基因品牌,从而避免低端市场的过度竞争,有助于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
为此,她建议全国人大立法保护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产区,加筑防火墙,为走“差异化”的绿色生态之路创造必要的体制条件。同时,建立黑龙江绿色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打造一个与转基因大豆相区分的产业和市场体系。
谭志娟代表强调,一要在保护区内全面禁止种植、销售、加工、使用转基因产品,致力于在保护区内形成非转基因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形成与转基因大豆相区分的市场体系;二要在保护区内形成全省大豆种植协会和全省大豆加工产业协会,以种植联合社和产业协会对接的方式,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三要使大豆收购价由种植协会和产业协会根据市场行情和国家补贴进行协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协助),大豆收购价和种植面积在春播前商定,使得种植合作社和加工企业都有定心丸、有预期;四是要由种植协会和行业协会承担各自内部的协调和分配工作;五是保护区产品使用统一保护区标志,在全国打出保护区的标志公信力,探讨产品能否回溯到种植合作社;六是保护区的产品可优先供给省内外各级供应餐饮的学校,包括中小学营养午餐、大学餐厅;七是建议国家设立“绿色大豆产业基金”,用于鼓励保护区内大豆多样性的种植和品种研发以及新工艺、新产品研制。
(本报北京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