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妇联走过了70年的历史,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省会妇女组织,哈尔滨市妇联从建立至今更替了19届,由最初14人的市妇联机关和单一纵向的组织机构,发展成为今天拥有纵向18个区、县(市),127个街、172个乡(镇)妇联,845个社区、1887个村妇代会,横向包括女少数民族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等协会、联谊会、研究会的完善的女性社会组织体系。妇联组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纵向组织得到延伸,基础不断夯实,社会组织从无到有,由单一到多元,横向组织得到拓展,手臂不断延长。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纵横交错的妇女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
70年来市妇联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紧紧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服从服务于党的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在各个历史时期妇联组织工作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工作开展,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团的期望和要求,体现了妇女工作的特点与规律。新时期、新形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工作更焕发了勃勃生机。
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果
1、党建带妇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7年,市委组织部与市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妇联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一是建立“党建带妇建”工作联系点。市妇联与市委组织部在全市选定区、县(市)、街乡(镇)、社区(村)三级妇联的13个单位作为市级“党建带妇建”工作联系点单位,通过以点带面,努力促进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将“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各项目标落实到位。二是开展“党建带妇建”工作情况调研。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党建带妇建工作情况调研。调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深入基层走访的方式,对全市党建带妇建工作进行全盘了解。通过对各种数字的分析比对,形成了《关于全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调研报告》,通过调研,推动全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各项目标的贯彻和落实。三是召开“党建带妇建”工作现场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群共建创先争优视频会议精神以及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在全国妇联调研时提出的“要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扩大组织覆盖,深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作用”的要求,展示我市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召开了“全市党建带妇建工作依兰县永丰村现场会”。这是开展“党建带妇建”工作以来,第一次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召开的工作会议,可以说这是一项突破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2、基层组织“示范”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
按照全国妇联《关于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开展基层组织“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和省妇联《关于进一步开展五好基层妇女组织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认真研究,采取各种措施,分级试点、分批达标、整体推进,筑牢妇联基层组织的基础。一是加强调研促进创建。为了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对五好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针对调研发现的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加大了工作指导和推进力度。二是选树典型带动创建。先后选树道里区建国街、南岗区荣市街为国家级示范街乡,道里区工程社区、道外区民主乡五星村等20个社区村为国家级示范社区村。通过典型的引领带动其他妇联基层组织加大五好基层妇女组织的创建力度。三是召开会议推进创建。为推进创建工作,在道里区召开了“哈尔滨市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成果展示暨工作推进会”。会上向获得国家级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示范”单位的妇联组织进行了授牌。我市“五好基层妇联组织”创建活动得到了市领导和省妇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45个国家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单位。
3、妇女阵地建设得到新加强
按照全国妇联《关于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建设村、社区妇女之家的意见》要求,2010年底在全市788个社区、1883个村全部建起了妇女之家。为全面加强“妇女之家”建设,提高创建水平,首先下发了《哈尔滨市“妇女之家”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四有”标准化“妇女之家”的创建目标;其次是深入基层对社区、村“妇女之家”建设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并提出了明确的创建标准和要求;第三指导区县(市)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创建工作品牌,收到了很好地效果。道里区确定的“八位一体”的妇女之家创建工作模式,得到了全国妇联和省妇联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等省、市领导对抚顺社区妇女之家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宋秀岩主席要求将道里区“八位一体”—妇女之家工作模式的经验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对此市妇联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推广抚顺社区妇女之家“八位一体”创建模式的通知》,在全市全面推广妇女之家“八位一体”的创建模式。2012年又接受了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等领导对妇女之家创建情况进行专项调研,道里区抚顺社区“妇女之家”的创建模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之后,省妇联召开了“妇女之家”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市妇联介绍了题为《把握时代方位,拓展工作内涵,努力实现“妇女之家”的社会价值》的工作经验;道里区妇联也在会上介绍了题为《集“八位一体”,强服务功能,建姐妹信赖的“温暖之家”》的经验。同时,省妇联确定了道里区抚顺社区和呼兰区利民村作为现场经验交流会的典型现场。哈尔滨市的经验和典型现场都得到了省妇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2014年,组织部在创建“八位一体”妇女之家的基础上,开展特色“妇女之家”创建活动,力争达到一家一品、一家一特色,推动妇女之家建设创新升级。组织部结合各区县(市)的评选材料和工作实际,评选出100家“特色妇女之家”。2015年为了更进一步深化“妇女之家”的创建工作,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妇女群众愿意来、自觉来、经常来的温馨家园。组织部在妇女之家中开展了“比评展演”活动,活动以基层为主体,通过互学互比、全体参评、重点申报、拍摄专题、集中展播的方式进行。18个区、县(市)妇联在基层妇女之家全面开展比、评、展、演活动的基础上,按照“特色”和“综合”两个类型,共推选报送30个优秀妇女之家,其中综合类17个,特色类13个。在这些优秀妇女之家中遴选出10个具有典型特色的妇女之家,与哈尔滨市电视台的记者,实地进行走访调研和拍摄,完成了《“月明星灿”——哈尔滨市妇女之家展播》系列专题片的录制工作,并在哈尔滨新闻综合频道播出,通过比、评、展、演,提高妇女群众对“妇女之家”的认可度,使妇女群众平时看得到妇联,关键时刻想得起妇联,遇到问题找得到妇联。目前,全市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女之家331个,在乡镇、社区、村建立妇女之家2904个,其中“四有”标准化妇女之家1742个。
4.农村妇女参选参政实现新突破
市妇联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换届,在历次换届年及时与民政部门沟通下发《关于在全市村委会选举中加强妇女参选参政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全市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通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村妇代会主任100%进村两委,村级女性正职比例不断提高。为了实现农村妇女参选参政的新突破,在2014年换届前,市妇联紧紧把握村“两委”换届有利契机,提前谋划、主动协调、创新举措、全面指导,着力推动换届工作中妇女参选参政各项目标任务的推进和落实,开启了农村妇女参选参政的新篇章。成立了“哈尔滨市农村女性人才能力提升导师团”,聘请在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妇女工作、农村经济发展、演讲礼仪等方面有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人士作为农村妇女参选参政导师,对有竞选基础、参选意向的优秀农村女性人才进行一对一、八对一的定向辅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导师团的指导作用尤其对重点扶持培养的优秀妇女人选进行跟进指导,第一时间了解她们所在基层换届工作的开展情况,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指导她们参加“两委”竞选。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制培训个性化鲜明、针对性强、解决实际问题及时有效等优势,全面提升参选妇女的综合竞争实力。换届后,全市1884个行政村中,共有107名优秀农村女性在村“两委”换届中成功当选为村级“两委”的正职,其中有70名女性当选为村书记,49名当选为村主任,12人为“一肩挑”,村级组织女性正职比例达到5.68%,女性正职人数较上届增加了29人,比例增长了37.2%。这是我市农村妇女参选参政的历史性突破。而“哈尔滨市农村女性人才能力提升导师团”项目被选进联合国妇女参选参政好项目中。
二、联谊、联络工作得到新发展
1、积极拓展横向组织,扩大妇女组织的覆盖面
市妇联大力培育女性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女性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发挥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使其成为妇联组织的工作手臂,共同服务妇女儿童,努力实现妇女工作的最大覆盖和组织活力的最大释放,妇联组织的服务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从1987年培育建立第一个女性社会组织“哈尔滨市少数民族联谊会”至今,市妇联坚持把满足妇女多元化需求作为导向,在“建”上下功夫。按照“市级先行、示范带动基层”的工作思路,大力培育发展女性社会组织。目前,全市各类女性社会组织有400多个,包含公益服务、联谊互助、学术团体、行业协会、职业团体等类型;服务内容涵盖权益维护、创业就业、家庭教育、扶贫助困、志愿服务等妇女工作的各个领域。一是抓巩固,发展核心层。市妇联在横向组织建设上有着良好工作基础,因此,我们把原有的团体会员作为发展核心,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通过指导其完善社团登记制度、定期开展活动、按章程组织换届等方式,促进老社团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市女领导干部联谊会、市女企业家协会、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等一大批机制健全、活动踊跃的老社团发挥作用突出,已成为我市女性社会组织的中坚力量。二是抓新建,扶持紧密层。重点推动行业性、公益性社会组织建设,通过牵头助推建、跨界联合建、孵化培育建等方式,使一大批行业女性和热心公益的妇女找到了“娘家”,紧密团结在妇联组织周围。三年来,市妇联成立冰城巧女手工艺联谊会、巾帼文明岗联谊会、女村官联谊会、女大学生创业者联盟、巾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家庭伦理道德文化协会、旗袍协会7个市级行业组织,在原市孤困儿童帮扶中心基础上成功孵化出市妇女儿童基金会。目前,市妇联管理的21个女性社会组织已成为妇联服务妇女的一支重要力量。三是抓拓展,推广落基层。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立公益类、文体、娱乐性质的社会组织。18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市巾帼志愿者协会的分会,道里区妇联探索依托社区广场舞队伍建立巾帼舞者协会、宾县成立巾帼健身服务队、五常市组建母亲教育协会等等,这些女性社会组织活跃在我市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扶贫帮困等各项活动中,为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2、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妇女组织与国内外妇女组织的联谊与联络
成功地组织了赴台交流活动。五年间组织了4个代表团赴台湾交流考察,共有141名女干部参加了考察活动,先后到台北市妇女会、更生所、教养院、职业学校等地,与当地的相关人士进行座谈交流。考察活动增进了两岸的了解,加深了两岸同胞的深厚情谊。
3、加强联谊联络工作,增强了妇联的组织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是组织举办“三八”联欢活动。每年三八节前,都组织全市各族各界妇女举办庆“三八”联谊会。2009年组织了“巾帼携手 科学发展”迎三八联欢会;2010年组织各族各界妇女参加纪念三八电视晚会;2011年举办哈尔滨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文艺演出;2012年举办了“群芳荟萃,共话发展”庆三八联谊会;2014年举办了“浓浓民族风 悠悠女儿情”庆三八联谊会;2015年举办了“民族风 旗袍情”联谊会;2016年举办了“国粹—弘扬传统文化 展示女性之美”庆三八联谊活动。联谊活动的开展为我市各族各界妇女营造了温馨愉悦的节日气氛,搭建了交流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二是着力引导女性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坚持把提升女性社会组织内在活力和实力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提升组织吸引力、服务力和贡献力,引导女性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服务妇女中发挥积极作用。联合市妇女维权研究会和市女法律工作者协会,参与制定《哈尔滨市妇女权益保护条例》,为贫困妇女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组织动员各组织广泛开展帮困助学、公益服务活动,市巾帼志愿者协会在“创城”期间组织志愿服务5万人次,进一步营造关爱妇女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注重指导每个组织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开发一个主打项目,并逐步推动深化,努力形成“一会一品”的工作格局。市女企业家协会以“妇女创业援助行动”为品牌,在会员企业建立了一批女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基地、成立创业讲师团并举办女大学生创业访谈活动,为3000余名缺乏经验及技能的妇女提供创业实践和指导。市巾帼文明岗联谊会以“巾帼文明岗”品牌活动为载体,举办技术比武、行业竞赛、技能展演等活动,引领20万行业妇女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市巾帼志愿者协会精心打造“爱心妈妈”品牌,连续三年组织“爱心妈妈”为2036名孤困儿童提供一杯奶的成长援助,“爱心妈妈”品牌分别荣获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奖及省、市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奖。市妇联以“关爱妇女儿童慈善与你同行”为主题,推出“一技之长”贫困妇女技能培训、实施孤儿公益救助等6大公益救助项目,市女政协委员联谊会、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等20余个组织主动捐款300万元,共同推动项目实施。市女企业家协会与市女大学生创业者联盟联手承担了女大学生创业项目推介,市冰城巧女手工艺联谊会承接了发展冰城妇女手工艺产业项目,引领大学生创业追梦,推动巧女手工艺产业规模发展,为9000余名妇女提供创业机会。
4、创新活动方式,开展妇女代表活动日活动
市妇联组织部每年定期开展“代表活动日活动”,并广泛号召各区、县(市)妇联同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代表活动日活动”。 多年来,市区联动,相继开展了“代表走访活动”,代表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家庭,通过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解决群众纠纷,了解妇女意愿;开展了“法律援助活动”,代表们参与普法宣传,受理法律咨询,为妇女姐妹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开展了“慰问扶助活动”,代表们走访慰问贫困妇女和孤寡老人,并给孤困儿童发放助学金,为他们送祝福、送温暖;开展了“爱心送岗位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妇女姐妹提供就业岗位、就业机会。代表们用实际行动为妇女群众送温暖、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健康、送岗位。通过“代表活动日活动”,妇女代表充分发挥了联系妇女、宣传妇女、代表妇女、服务妇女的职责作用,不断提高行使权力、发挥作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实现了从代表身份到代表职务的转变,变“一次性会议代表”为“履行一届职能 联系一方群众”的常任代表。“代表活动日活动”使妇女代表更深入地了解我市的妇女工作和妇女发展状况,增进了妇女代表和妇女群众之间的感情,受到了妇女代表和妇女群众的一致好评。多年来市妇联已将“妇女代表活动日”活动作为一项长效机制确定下来,打造成了具有妇联特色的活动品牌。
三、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
1、加强培训,提高妇联干部的整体素质
一是制定教育培训规划。2009年制定下发《2009—2013年哈尔滨市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了妇联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培训任务和主要措施。健全和完善了市妇联系统的培训工作机制。2010年按照《黑龙江省农村妇代会主任培训计划》的要求,结合《2009-2013年哈尔滨市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又制定下发了《哈尔滨市农村妇代会主任培训计划》,明确了三年内农村妇代会主任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二是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开展培训。分别举办了区、县(市),街、乡(镇)妇联干部培训班和村妇代会主任骨干培训班。区县市妇联干部培训主要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突出哈尔滨经济发展战略培训、妇联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和知识拓展培训,对提高基层妇联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基层妇女干部的普遍好评。村妇代会主任骨干培训主要以提高妇代会主任的综合素质为重点,有业务培训、有经验介绍、有座谈交流,目的是发挥村妇代会主任骨干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的村妇代会工作整体上水平、上层次,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利用两年的时间对18个区、县(市)进行地毯式培训。为期两年的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深入18个区、县(市)对县、乡、村三级以及县直和区直妇委会等2700余名妇女工作者进行了培训。培训形式有突破、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培训到最基层,三级妇女干部全员参加,培训深受基层妇女干部的欢迎。三是组织参加省和全国培训,拓宽妇女干部的视野。多年来,组织部认真选调各级妇联干部参加省妇联和全国妇联组织的培训。选调优秀女干部参加全省优秀处(局)级女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组织18个区、县(市)妇联主席参加全省妇联主席岗位培训班;组织省妇联执委参加执委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选派社区妇联主席参加全省社区妇联主席培训班;组织妇代会主任参加全省新任村妇代会主任培训班;选派优秀区县妇联主席参加全国县市妇联主席示范培训班;选派乡镇妇联主席参加全国妇联举办的乡镇妇联主席示范培训班。选派干部参加不同层面、不同班次的培训,使干部们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提高了素质、提升了能力。
2、创新机制,调整和充实基层妇联干部队伍
一是选聘兼职副主席。按照省妇联《关于在全省县(区)、乡(镇)妇联开展选聘兼职副主席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对各区县(市)的选聘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区、县(市)妇联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圆满完成选聘工作。2010年全市8区10县(市)、185个乡镇兼职副主席配备率达100%,已选聘出区县级兼职副主席24名,乡镇级兼职副主席185名。2012年,市妇联借鉴区县、乡镇妇联配备兼职副主席的经验做法,在社区、村开展选聘兼职社区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试点工作。各级妇联组织认真做好选聘前的准备、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大力宣传妇联组织以及“妇女之家”的职责和功能,动员和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通过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等多种形式,在有爱心、有能力、有群众基础、热爱妇女工作的妇女骨干、女带头人和巾帼志愿者中选聘兼职妇联干部,发挥她们的专业特长和积极作用,至2012年全市已有133个社区、56个村选聘了兼职妇女工作者280人,为基层妇联队伍注入了新活力。2016年,市妇联下发《关于扩大基层妇联组织成员的工作方案》,在全市18个区、县(市)开展扩大基层组织成员工作,此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中,通过扩大基层组织成员,基层组织力量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利用政府公益岗位配备妇联协管员。2011年,市妇联在原有93名妇联协管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增配了127名专职社区妇联协管员,使哈尔滨市平均每2.25个社区配备了一名专职妇女工作协管员,基本实现了社区妇联从“有人干事”到“有专人干事”的转变。
3、主动作为,加大了女干部的工作力度。
一是举办优秀女干部培训班。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女干部培训班已进行了多年,到目前已举办了十四期。在领导的协调沟通下,从2011年起,这个培训班已纳入到市委党校每年主题班次的培训计划中。2009年至今的4期培训班共有310名优秀女干部参加培训。通过学习与研讨,夯实了女干部的理论功底,提高了理论水平和素养,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优秀女干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女干部工作调研。为了解和掌握区县市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情况,组织部开展了基层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配备情况的调研。下发了调查问卷和数据情况统计,并在主席带领下深入到区县进行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调研之后,形成了比较全面、客观、真实的调研报告。三是召开加强女干部工作座谈会。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联合召开了“哈尔滨市加强女干部工作座谈会”。凌振国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香坊区委书记孙洪庆、通河县委组织部长曹德友、道里区妇联主席周秀华、市环保局书记张基春、巴彦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春华等5名同志分别代表部门和个人从不同角度进行座谈交流。会议由王铁强部长主持。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社会反响也很好,对下一步女干部工作和我市女干部的成长进步一定会起到一个推动和促进作用。四是加大女干部推荐力度。多年来,市妇联积极向党委政府推荐女干部,成为女干部培养的摇篮。2007年,在市委、市纪委和市政协换届时,先后推荐市委委员候选人49名,市委候补委员候选人7名,市纪委委员候选人41名,市政协委员候选人12名。在全国人大和省人大换届时,推荐孙桂华等9名同志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推荐周淑芬等25名同志为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2007年至2010年向市委组织部推荐局(县)级后备女干部238名。2011年至2012年向市委组织部推荐10名优秀女干部挂职锻炼。2013年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女干部工作的意见》。这是指导全市做好女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女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明确了提高女干部的配备比例的工作目标,为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立健全有利于女干部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女干部队伍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2015年又向市委组织部推荐了20名局(县)级后备女干部。
市妇联组织部
2016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