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随着最后一位选手抵达终点,2019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正式落下帷幕。今年哈马赛场上多了一支特别的队伍——首都媒体跑团。跑团由新浪网副总裁魏江雷率队,新华社北京分社编委汪涌,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等16人征战哈马。首都媒体跑团的跑者们都有着丰富马拉松经验,曾参加过国内外百余场马拉松赛事。对于参加这次哈马的体验,他们表示这是一场几近完美的创新赛事,无论是赛道设计,赛事服务还是赛事所有事宜筹备,都是一场高规格国际赛事。一场比赛,他们充分感受到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和底蕴,更体味到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和韵味。
赛后,哈尔滨市体育局赵竹帛局长在与媒体跑团的交谈中,得知哈马得到了跑团团友们高度赞扬,他表示,这些成绩离不开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据了解,哈马在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哈尔滨市政府领导在关键节点上多次组织开会,研究总体规划和执行,并深入到赛道沟通、协调赛事设置细节。赵局长总结哈马,说道:“哈马实在好,美人不可少,美景入眼帘,美食吃个饱。”同时,他也对今天哈尔滨这座集“三好”——“哈马赛事办的好、哈尔滨城市好、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好”为一体的城市充满了自信。
团长魏江雷(新浪网 高级副总裁):哈马赛事创意新、亮点多
魏江雷人称大A,是首都媒体跑团团长,于2015年1月加入新浪任高级副总裁兼任新浪移动事业部总经理。大A曾在2015年的时候参加过哈马,4年过去了,再次来到哈马,大A的心情颇为激动。
大A认为,2019年哈马与以前的赛事相比,有很多创新的地方。在赛事策划上,哈尔滨体育局三位一体打造马博会、马拉松论坛,吸引各种各样的人群关注哈马,在体育+的外力效应下,能够充分发挥哈尔滨省会城市龙头作用,立体多维全方位的展示哈尔滨。在哈马赛道设计上,突出了“哈马+文化+旅游”,充分体现哈尔滨的欧陆风情,让参赛选手和中外游客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在活动方面,52场赛事相关演出,“这是我参加过最丰富多彩的马拉松赛事!”
除了哈马,哈尔滨体育局还在当天举办国际帆船锦标赛。大A对此赞不绝口:“我们在陆地跑马,与江中帆船同框,画面太美了,太有创意了!”
领队汪涌(新华社北京分社编委 高级记者):感谢哈尔滨市体育局和组委会,组织了那么好的比赛
汪涌表示,曾经在全国各地出差,参加过很多大赛,唯独没有来过黑龙江,因为哈尔滨马拉松来到了黑龙江,弥补了空白。
谈起对哈马的感受时,汪涌认为哈尔滨的城市很美,城市面貌非常有特点,很整洁很干净。赛道特别美,赛道在松花江边上,全马会跑到太阳岛上,这展示的是独一无二的哈尔滨。
哈尔滨的气候特别凉爽,全国各地还处在盛夏的最后的一个阶段,比较热,但在哈尔滨还是感觉比较凉爽,这些都是跑马拉松的非常好的特点。
吃的也很好,昨天抵达哈尔滨后,就发现美食太多,美不胜收。哈尔滨马拉松一直以来就是以美食、路上的补给著称的,所以这次来也是名副其实的享受到了。
哈尔滨人的精神面貌非常时尚,女孩很漂亮、男孩很帅气,跑马过程中,看到很多帅哥美女投身到这样的运动上,建议其他地方的年轻人可以来哈尔滨偶遇下。
对于明年的哈马,汪涌说会提前做好准备,争取来跑全马。同时也感谢哈尔滨马拉松,感谢哈尔滨市体育局和组委会,组织了那么好的比赛。
唐维红(人民网 副总裁):跑一场马爱上一座城
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为减压而跑步,她是健康跑步的践行者、是马拉松运动的推动者、是马拉松文化的传播者。
唐维红表示,哈尔滨马拉松虽然只办了四届,但在跑友中口碑不错,补给丰富。今天天气温度比较高,增加了难度,但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补给丰富,观众热情,尤其是几个音乐加油站很给力。
哈尔滨是一座时尚之城,因为有了哈马变得更有活力。希望哈马越办越好!
我们常说跑一场马爱上一座城。但我也希望一场马拉松能给当地留下更多的东西。比如,因为哈马,能让更多的哈尔滨当地的朋友都动起来、跑起来,就非常有意义。
刘桂明(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 总编辑):跑步一定要铭记3个成语
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总编辑刘桂明,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哈尔滨参加哈马,但是已经被美丽的哈尔滨深深吸引。哈尔滨马拉松很巧妙地将哈尔滨两岸的风景巧妙的融合进来。新旧风景的对比让这座时尚之都更有魅力。
刘桂明表示哈尔滨是一个经历了历史变迁的城市。通过哈马,用脚步来丈量,用奔跑来发现哈尔滨的历史。一边跑一边发现哈尔滨的记忆。这样新旧历史的组合就是哈尔滨的未来。
多年跑马拉松的经验,刘桂明总结出3个成语: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他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各位热爱跑步,热爱马拉松的人。他说:“首先,跑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定要有跑量,要有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为奔跑打下基础。其次就是循序渐进的练习,5公里,10公里,半马,全马……慢慢来或许会更快。最后就是要根据每个人自身条件来进行跑步训练。”作为一名资深跑者的建议,会让很多年轻人或刚接触马拉松的人非常受用。
王乐(人民体育研究院 秘书长):哈马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度支持
王乐是人民体育研究院秘书长,第二次参加哈马的他告诉我们,之所以再次来到哈马,主要源于哈尔滨的自然环境、人文风光以及跟谁跑。
这次哈马给王乐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观众和志愿者特别热情,很有待客之道。在这个赛程最艰难、最关键的路段和节点,组委会都设置了啦啦队,为跑者加油助威,这让人感觉很温暖,同样也是赛事文化的一部分。当问到哈马和其他马拉松有什么区别时,王乐说,赛事的设置方面哈马很有特色,补给站的设置很密集,而且打破常规,里面有各种美食,全程跑下来连吃带喝非常开心。而且哈尔滨这样晴朗的天气,美丽的蓝天白云是北京不常见到的。王乐还说:“他和跑团的跑友们参加过全国,乃至全世界很多场马拉松,但他们都坚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地的人文和环境表现的越突出,才越有味道,千篇一律的马拉松没什么意思。”
王乐认为:“赛事想办的长久,一定是离不开文化的,但真正的好赛事,一定是城市的参与度比较高。哈尔滨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昨晚就看到封路的并不是执行公司,而是警察。”
侯大伟(新华网体育 总经理):哈尔滨是一座有气质的城市 让哈马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华网体育总经理侯大伟表示,哈马最重要的特点是城市气质的体现,包括哈尔滨建筑的独特性,城市发展的独特性以及在中国北方城市中所体现的气质和特性。从赛道设置上来看,哈马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城市的气质上,超长的跨江大桥在很多城市是没有的,哈尔滨新区的天际线所呈现出来的感觉是很让人难忘的。
侯大伟坦言:“哈马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气温,当大部分中国城市还是高温,且不适合办赛事的时候,哈尔滨就凸显出了它的优势。所以想在8月份跑马,哈马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