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东北城镇社会保险发展需着眼人口老龄化加深趋势,重点做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

  2016年1月19日,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东北蓝皮书: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在哈尔滨市召开。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5)》指出,在社会保险的5个险种中,养老保险无疑是最重要的保险之一。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整合“碎片化”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二是着眼于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多措并举增加养老保险基金供给。从制度整合的可行性上来看,应该加快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步伐,逐步实现“城居保”和“新农保”的有机衔接和对接,为社会保险制度未来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兼顾各个社会阶层的养老权益,把不同群体养老待遇差距水平控制在社会认可的范围之内。同时,还要避免矫枉过正,防止造成新的社会不公,保持养老金水平的适度差距,在社会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

  养老保险基金尽管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东北地区养老金暂不存在缺口,但如果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趋势来看,东北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存在巨大的潜在缺口。因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养老基金巨大需求,应该在不增加参保人员缴费比率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养老保险基金供给。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目前来说至少要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统筹,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可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调剂使用,避免养老保险基金供给领域出现苦乐不均的现象。措施还包括加快养老金“双轨制”改革,通过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基金,以此增加养老保险基金供给。措施还包括通过划拨部分国有资产的方式增加养老保险基金供给。东北地区养老保险基金供给潜在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养老保险制度转型等原因造成的,是制度转型的历史欠账,应该由政府来埋单,而埋单的方式就是划拨国有资金和资产填补不足。措施也包括吸引和动员社会组织等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持和投入。社会各种力量和资源对养老保险投入也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供给,缓解养老保险基金供求矛盾。